2016年9月14日

『人才,自造者』: 跳脫或補足失靈的教育系統

Photo credit: 學與業壯遊
兩年前拜讀過謝宇程的《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上一本書使用大量的真實案例,對現行教育概念與體制提問。
這次也是,可見作者真的下了很多工夫或訪問或援引去驗證他的理念,學習應該不設限,即使傳統教育系統失靈,也可以是個『人才,自造者』

自由與自主性-班級制 排課制 導師制 對中學生的限制

台灣從小學到高中都是班級制,固定課程,一路讀到高中都有班導師安排考試,每次段考製作成績單來盯緊大家的學習制度。但書中舉美國和英國為例子,中學開始就是選課制,選課制讓學生沒有固定班級,自由穿梭在校園中上課和不同的同學交流,中學生也從此時就開始思考自己需要修習哪些課程才能去心目中的大學科系,而英國甚至連考大學的科目都分成四十多種,考試考申論,考的是學生的邏輯判斷,也考老師改卷的功力。
作者說他所經歷的教育是,系統性消滅『我的人生很重要』這個想法
我剛上高一時,甚至有家長問班導沒有聯絡簿的話孩子要怎麼記得要交哪些作業(沒有聯絡簿超爽的,因為不用每天拿給老爸簽名也不用寫日記)
不信任孩子,沒有時間安排的自由和自主性,很難把自己的人生想得徹底,覺得自己的人生很重要。

出國留學追夢去?

留學其實沒那麼夢幻,不是一個『有志青年求上進』的必然表現,需要用現實的方式看待。走向自己最適合的生活,以及爭取到這樣生活的優勢,為這樣的目標留學才可以說是『不負少年頭』以及那數百萬學費。- 謝宇程 《人才,自造者》
前陣子醫界前輩曾討論出國拿個PHD值不值得,作者看出國留學這件事的出發點很實際,看完有被打到的感覺,用作者的觀點來問自己:
如果出國鍍金不會保證薪資,甚至還要借錢去支付幾百萬學費,行得通嗎? 自答:聽說現在即使出國沾洋墨水拿PHD也不保證你有主任可以當,甚至有留主治位子給你。即使回到醫院工作,研究進度遠遠比不上在國外專心致志的時候....
留學的新思維這樣想:找尋第二個家鄉,鍛造堅強的第三外語,甚至是想個好名堂讓自己可以連結留學新世界
自答:有些朋友和師長都會討論出國行醫的可行性(第二家鄉XD),像是要去日本就必須要有日檢N1的程度(第三外語XD),而在非典型醫路社團裡常常有前輩勇敢出走去開創自己的新世界。 但遠離家鄉打拼的斷捨離不是三言兩語可理清.....

後記

其實這本書是要買給我弟我妹看的。但是自己先看了XD 雖然後半本內容談了很多網路世代突破疆界的學習方法,找尋機會的方式和不設限的人生想法,但自主性和出國留學這兩個觀點最震驚到我,尤其是,
失去自由是犯法作惡應該付出的代價,不該是學習成長必要付出的代價,我們該學習的應該是如何善用自由,而不是如何習慣於失去自由。 -- 謝宇程 《人才,自造者》
相信跟我同個時代唸書和比我更資深的人都深有同感。
也希望大家都能跳脫或補足失靈的教育系統。(其實這句是對我自己說的嗚嗚)


延伸閱讀:

《人才,自造者》出版宣言
https://goo.gl/4KL2xo
 
蔡依橙《人才,自造者》討論串
https://goo.gl/AqBdd3 
 
學與業壯遊
https://www.facebook.com/learning.professions/